新手写作挑战:10天征文比赛的心路历程

上个月心血来潮报名了某平台的征文比赛,结果发现截止日期只剩10天。作为完全没写过完整文章的素人,我经历了从"应该很简单""原来要这样"的认知刷新。现在把这段经历整理成文字,或许能给同样想尝试写作的朋友们当个路标。

准备阶段的三个误判

坐在书桌前打开空白文档时,我天真地以为写作就是「把想说的话打出来」。直到真正开始,才发现需要面对:

  • 选题方向摇摆不定(游记?观点文?故事?)
  • 资料收集像滚雪球(查着查着就跑到其他页面)
  • 写作工具选择困难(纠结了3小时Markdown还是Word)

救命的时间管理表

第3天凌晨两点,看着文档里七零八落的段落,终于意识到需要系统规划。参考《番茄工作法》做了个简易安排:

上午9-11点集中写作禁用网络
下午3-4点资料补充用Forest种树
晚上8-9点修改润色朗读检查

写作中踩过的五个坑

这次尝试让我深刻理解到「完成比完美重要」的真谛。中途遇到的典型问题包括:

  • 在某个段落反复修改,导致进度停滞
  • 总想用华丽辞藻反而丧失个人风格
  • 写着写着发现逻辑断层

灵光一现的转折点

第6天早上冲咖啡时突然想到《写作这回事》里说的「先搭骨架再填血肉」。马上用便签纸把文章结构贴在显示器旁:

新手写作挑战:10天征文比赛的心路历程

  • 核心观点用红笔框起来
  • 案例支撑标绿色
  • 过渡段落用黄色标注
初稿问题解决方案
开头平淡增加场景描写
案例单薄补充数据支撑
结尾仓促添加开放性问题

那些被忽视的细节打磨

完稿前24小时才发现标点符号使用混乱,中英文混用的问题比想象中严重。用某校对软件检查时,发现这些常见错误:

  • 连续3个感叹号(!!!)
  • 段落首行缩进不一致
  • 专业术语前后不统一

最后的润色阶段,我学着《风格的要素》里建议的,把文章打印出来用铅笔修改。纸质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,意外发现3处逻辑漏洞和8个语病。

意想不到的收获

虽然最终没获奖,但养成了两个好习惯:

  • 手机里多了个灵感速记本
  • 学会用语音转文字捕捉碎片想法

现在看着文档里的5378个字,突然理解作家海明威说的「初稿都是狗屎」其实是个充满希望的开始。窗外的梧桐树正在落叶,而我的写作旅程,似乎才刚刚长出嫩芽。
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