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《战争开始公约》?
《战争开始公约》(又称《非战公约》或《凯洛格-白里安公约》)是1928年由多国签署的国际条约,核心目标是通过法律禁止“将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”。该公约被视为现代国际法中战争合法化问题的重要转折点,直接影响了二战后《联合国》的制定。
历史背景:为何诞生?
1.一战的反思: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后果促使各国寻求避免大规模战争的方式。
2.和平主义浪潮:20世纪20年代,欧美社会反战情绪高涨,推动外交手段解决争端。
3.美法主导: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联合倡议,最初由15国签署,后续扩至63国。
公约的核心条款
现实意义与局限性
1.积极影响:
2.局限性:
公约的现状
《战争开始公约》至今仍具法律效力,但其核心精神已被《联合国》第2条第4款(禁止使用武力原则)吸收并强化。当前国际冲突中,公约常被引用以强调“先发制人”战争的非法性。
争议与批评
《战争开始公约》标志着人类对战争逻辑的首次系统性否定,尽管存在缺陷,但为二战后国际秩序提供了关键法理基础。在当代,其精神仍提醒着“以战止战”的代价,以及通过多边机制维护和平的重要性。